-
「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」,可见,人际关系无论是在社会交往中、佛法修持上,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。因此,佛教特别强调「摄受众生、亲和众生、与众生为友」。这种摄受的理论方法,其实就是人际关系学,而这些理论和方法,也是指导我们为人处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-
佛教道德的基础就是「止恶行善」。这也是佛制戒律的根本出发点。没有接触佛教的人,很难真正理解止恶行善的意义。所以从道德生活来说,我们需要生活在禅定中,生活在禅悦中,才能有非常充实的道德生活。从社会生活来说,社会生活主要指人际关系,因为我们每一个人,在他这一期生命还存在的时候,即使住在深山老林里,也会有人际关系,也就是社会生活。社会生活既然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事实,我们就必须正视这个社会生活,也就是人际关系。
-
佛教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四摄法。《法界次第》中说:「菩萨欲化导众生,须以四法摄受,然后导以正道。」菩萨四摄即是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。我们根据佛教讲的四摄法来处理人际关系,就有了一个准则。除了道德生活之外,作为在家佛教徒,也还有家庭生活和感情生活。佛教并不主张人们完全抛弃人世间家庭生活或感情生活。佛教根据不同的戒律层次,规定了不同层次的戒条。作为在家佛教徒,如何处理好家庭生活与感情生活也要根据戒律的原则。
-
「菩萨随顺因缘而行布施,若需财,则行财布施;若乐法,则行法布施。」指以财物布施给经济处在困境的众生;以佛法开导在精神上困惑的众生。布施的出发点是慈悲利他。它与那种为了追求某种目的而暂时给予他人小恩小惠,以图更大的回报是有本质区别的。它不是收买,不是金钱交易,而是纯粹的悲心利他之行。
四摄法之爱语。
「菩萨随顺众生根性,善言抚慰。」即根据众生的根性,在肯定他们的优点、尊重他们的人格、理解他们的处境前提下,用善言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、摄之以诚。鼓励并引导他们,使他们踏上修学佛法的正道上,佛教常讲 「口吐莲花」,即是指爱语摄,它是解冻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。爱语摄不同于世俗的花言巧语,花言巧语是以自私为目的,且言不由衷,浮华不实。而爱语摄则完全是从爱护他人出发,是诚挚的善巧智慧之语。 -
「菩萨起身口意善行,利益一切众生。」即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;多说有利于他人的话;多起有利于他人的悲心慈念。利行与利己是相辅相成的,生活中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难调,就是因为大家心里只装着自己,缺乏一种利他的精神。若凡事都能做到多从他人角度考虑,利行摄便是圆满协调人际关系的利器。
-
「菩萨见众生根性,随其所乐,同其所作。」即是与众生同工作同快乐,同事与自我封闭是相互对立的,在与他人工作、学习、生活中,自主地建立一种相互了解、相互学习、相互鼓励的和谐平等关系,从而渐渐地达到敬业乐群的氛围。
-
我们作为佛教徒,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,必须在出世与入世的协调中,找到一个平衡点,达到「入乎其内,出乎其外」的圆融无碍境界,将人际关系变为有利于处事与修行的法器。而佛教的四摄法,正是有利的法器。因为四摄法是以慈悲利他为出发点 ,并达到帮助他人摆脱烦恼、获得解脱为目的。所以,它们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中,还对和谐社会、净化人心、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思议的积极作用。
-
「朋友交心,交而知心,方知心之高尚。」这是说,朋友之间要用真心交往,才能维系长久。佛教中的慈、悲、喜、舍这「四无量心」,若用在交友中,会达到更好的效果。慈无量心,即慈爱一切众生,愿意给予众生以快乐和幸福;悲无量心,即能感同身受地体悟到别人的痛苦,愿意为其拔除痛苦;喜无量心,即「见人乐而己乐」,看到众生快乐,自己心生欢喜;舍无量心,即愿意平等地为众生布施,等无差别。归纳而言,「四无量心」即是无量的予乐心、拔苦心、欢喜心和包容心。《阿含经》中,佛陀多次教导弟子,要让自己的慈悲喜舍「广大、无二、无量、遍满一方、二方、三方、四方乃至十方,遍满世间」,这样才能对任何众生都无怨、无恨、无恼、无嫉。当我们以「四无量心」来结交朋友,就不会计较他的出身和背景,不会在意他的职务与待遇,不会嫉妒他的荣华富贵,也不会因为他的一时过错而痛心疾首,而是以慈悲心、平等心、包容心、清净心对待,真心相交。用「四无量心」结交朋友,内心会无所挂碍、光明磊落,定能得到朋友的信赖与认可。
-
佛教认为,身、口、意三业是一切恶行及烦恼的根源,只有三业清净,才能保持正信正行。《佛说无量寿经》载曰:「善护口业,不讥他过;善护身业,不失律仪;善护意业,清净无染。」即是说,能够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,就能保持身业清净;能够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,就能保持口业清净;能够不贪、不嗔、不痴,就能保持意业清净。「三业清净」和「五戒十善」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。当我们三业清净时,就不会说不切实际和中伤他人的话、不会干坑蒙欺骗他人的事、不会成为两面三刀的「伪君子」,也不会轻易动怒、莽撞行事,只会说真话、干实事,宽容待人,踏实处事,这样与人相处,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,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。
-
锦上添花、人多愿做。雪中送炭、多不愿行。人常言:患难之中见真情,在患难中最易得良友。对患难之人我们要问寒问暖、急其所急,财困施援、病则看护。我之行人必后思报之,学佛之人不思回报,但这也是我们的本份之事。
-
我们学佛人与上司、学者、尊者、富贵者交往,首先要具有不卑不亢的态度。不卑表示学佛人淡泊心和人格,不亢表示我无越礼之举,这样人家才会敬爱您。如过卑人家会以为我将有求于他或讨好于他,但这以过恭过敬之举易被富贵人生疑。过亢则易使人不高兴,因此而多是非。
-
学佛人对富贵贫贱者要采取同样的不卑不亢态度。在言谈举止中以诚恳之心对之。千万不要学有些人对富贵者恭敬礼貌,对贫贱者傲慢无礼,这样非但失去佛法平等大悲之旨,更宜招来世人对学佛人的非议。(如果是自己的下属者亦是如此)
-
世人都有先入为主的习气,因此第一印象在初交时很重要,必以诚恳的态度对人,「深处思利他,尊他为最上」,并以长久交往往之心以待。
-
要推心置腹、竭诚往来。因交往久了,知道对方的优缺点了,一定要严己宽人、多看人家的优点,任何人身上都有我们的可学之处。宜粗不易细、贵和不贵同。(如这人是下属者就要善用人之长,避其人所短)
-
虽然年长之人的学识不一定高于我们,但他们的生活阅历必多于我们。因此我们要恭敬他们,多静听其言,并要使自己要用老诚的态度、稳重的仪表来交流,千万不要现浮躁之气、起争辨之心。
-
先观其心态行止,辩其贤与不贤,并择贤者交之成为益友,多听益友之言而请益之,这样对方必愿与我相交。对不贤之人,应多尽朋友之义而忠告与规劝、不可轻晦讥讽,虽存疏远之心,但对待的态度要与平时无别。如果对方有向善之举,要多加赞扬。
-
正直的人以诚信道义待人,与他们相交时不能有一丝虚伪之情,这类人多是世人说的菩萨心肠。与他们交往不管交情深浅,守正不阿、见善而行就是了。
-
所谓的势利之人,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势利小人。与他们交往千万要注意,因学佛人最看不上的就是这样的人,必须要具备观德莫观失,随顺莫违逆的灵活手段与之相处,不要太执己见之心,要将他们当成菩萨化现小人相来考验我们,多敷衍就是了,否则触怒了他们,我们的逆缘就来到了。在随俗中,不要增己之羞就是了。与他们的交往中看看我们自身是否也多少带有势利之心。
-
仁厚之人易受人欺。他们以仁厚待我,我必以仁厚待他,绝不可起刻薄之念。与他们交往可增长我们的慈善之心,他们扬人之善、隐人之恶,我们要称善相和,时间久了我们也会成为仁厚之人。
-
刻薄之人终不能成大事,与他们交往不管其如何刻薄,我们只能以宽厚之心待之。如对方认为我迂腐可欺,在宽厚之外要略加提醒他。他们虽然刻薄,但有时可直接看到我们的不足,虽然有言过之象,但我们可以自省。
-
豪气之人慷慨解囊、千金不吝。我们与之论交要胸襟磊落,见贫困患难之人多思济解之法,这样豪气者才乐于我结交。在交往中不谈势利得失之事,不斤斤计较细微之事,以他们为榜样,遇事则轻财仗义,见义则勇往直前,交往久了必会增长我们的布施之行。
-
自私自利之人,凡事从自己的得失着眼,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信条。与之相交可以施与小利,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对方,因人皆有向善之心。要想到只要是人都有利己之心,只是轻重不同罢了,所以我们要多自省。
-
聪明人与聪明人相交,互相学习;愚笨人与聪明人相交,取长补短。但要注意这个聪明是世之聪慧,心思才智高于一般之人,也多善于交际,但常常我慢极重,夸口者亦多,我们确要实事求是之心,多学其长处来启发我们的闻思。
-
奸诈之人多是貌似忠厚,内实阴险之人。如果观察他们不慎,常会受其坑害。与他们相交,要谦和自行、谨慎小心、似亲实疏、似敬实远,这样他们就无隙可乘了。就是我们一时疏于提防,被其所累,也不要生报负之心,当成是我们上了一课。
-
对这样的人,我们多不想与之相交,可对方非要强与我论交。论交之后,辱必常加身,我们等之温和、知而不校、受而不报,如再三如是,远而避之就是了。权当我们在修忍辱行,如果反其道而行之,徒伤感情、于事无补。
-
此类人多是不知廉耻之辈,不知自尊自爱。他们谄媚我时,不是慕我钱财就是畏我之势。因此要时时提防。想我现有财势他谄媚,如我失财势之时必害我。对付之法就是我们淡然处之,常存畏惧之心(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),亦是处世与修行方法之一。
-
妒忌之心人常有之,只是轻重不同罢了。如二人共事,我之才、我之势如高过对方,对正直人来说,我是我,你是你,绝然无关。而对妒忌之人就不一样了,他必思伤毁之法。我们在与之共事时,绝不能持才自傲,更不可贡高我慢。「随处伴谁时,视己较人卑」只有这样才能平安无事。
-
爱清洁之人,最反感不洁之人。与之相交必要先正容貌、整齐衣帽。这样人家才会与您论交,清洁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。